2025
九月

19

410

【弥撒读经释义】|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丙年)

1231231

 

常年期第25主日(丙年)


读经一 恭读亚毛斯先知书  8:4-7


亚毛斯 8:4

“你们这些压榨穷人的人哪!你们使世上的弱小者无法生存!你们应该听着。”

历史背景:

亚毛斯是公元前8世纪的先知,出身犹大的乡村,却被召叫到北国以色列宣讲悔改。他所处的时期,北国经济繁荣,但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富人奢侈放纵,穷人被压迫、剥削,社会正义荡然无存。

压榨穷人(原文意:吞食、踐踏)指的是对穷人经济、法律和人性上的多重剥削。在以色列的盟约伦理中,这是严重违背《梅瑟法律》的行为,如《申命纪》15章所强调照顾弱小、年穷、寄居者、寡妇。

灵修意义:

这节经文是先知对社会罪的控诉。不是个人私德的堕落,而是系统性不义,例如压迫劳工、操控市场、利用法律陷害穷人。在今日的语境下,这呼唤我们反思:是否我们也对穷人的苦难视若无睹?是否社会结构中潜藏着我们默认的不义?


亚毛斯 8:5

“你们说:‘新月的节日几时才过去,好让我们卖五谷呢?安息日几时才过去,好让我们打开粮仓……’”

背景:

新月节安息日是敬礼天主的圣日,按照法律(出谷记20:8),以色列人应停止劳作,转向敬拜。
但这些人只想着如何尽快结束宗教仪式,好继续做买卖牟利。

灵修意义:

这是对假虔诚的揭露。他们表面遵守宗教礼仪,内心却只想着如何赚钱。他们利用圣日的外壳,掩盖自己贪婪的内心。这是形式主义的宗教生活,缺乏真诚的信仰(参阅《依撒意亚》1:13-17)。

今天我们也要省察:我们是否也只是形式上参与弥撒,而心却在别处?是否我们也在用宗教为不义行为遮掩?


亚毛斯 8:5 下

“……缩小升斗,加重天秤,用假秤欺人呢?”

背景:

升斗是量谷物的容器。缩小升斗代表少给客户分量;加重天秤代表让人多付钱;假秤则是精心设计的欺诈行为。在旧约法律中,这些行为是可憎恶的罪(参阅箴言11:1,申命纪25:13-16)。

灵修意义:

这是经济伦理问题。在信仰中,诚实不仅是个人美德,也是天主的命令。使用假秤是直接冒犯义德Justitia)这一枢德,并伤害了博爱的实践,是一种社会罪peccatum sociale)。今天的对照可包括职场欺诈、不公平薪资、误导消费者等行为。


亚毛斯 8:6

“用银钱收买穷人,用一双鞋换取贫人,连麦糠也卖掉呢?”

背景:

这是对极端剥削的夸张描述。用一双鞋换人,暗示人被当作物品交易。麦糠即麦壳,是无用的残渣,连这种也用来牟利,可见他们已彻底丧失道德底线。

这也可能与《肋未纪》25章的教导有关:在以色列社会,债务奴役制度容许人因贫穷卖身偿还债务,但法律也规定了赎回的义务。这些人却乘人之危,把穷人永久变成奴隶。

灵修意义:

这里指出人被物化的问题。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创1:27),人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以金钱衡量人的生命,是对天主创造秩序的亵渎。今日对照:如童工、强迫劳动、人口贩卖、无良债务机制等,仍普遍存在。这也是现代社会罪之一。


亚毛斯 8:7

“上主指着雅各伯的夸耀起誓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行为。’”

背景:

这是严厉的天主誓言式神谕雅各伯的夸耀即天主自己所拣选的民族(以色列)。天主以自己的名义发誓,表示这罪恶绝不会被忽视,也绝不会不受惩罚。

在旧约先知传统中,天主是穷人的保护者(参阅咏篇68:6),祂不会任由他们的呼号被忽略。

灵修意义:

天主是正义的审判者。这节经文强调:天主记得每一个被欺压者的眼泪,也不会容忍义人之血白流。我们应当时常活在临在的意识Coram Deo)中,行事为人对得起天主的正义与慈悲。


总结:灵修与教会现实的结合

亚毛斯8:4-7是对社会不义虚伪虔敬人性物化的强烈谴责:

敬礼必须与伦理一致:真正的宗教生活不仅是参与礼仪,更是以正义对待他人,尤其穷人(参阅《雅各伯书》2:14-17)。

穷人是天主的优先选民:他们在教会的社会训导中被称为优先关顾的对象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是我们履行福音精神的标杆。

罪有集体性与结构性我们不是只有私人罪,还有参与或默许的社会罪,需要透过个人悔改与社会结构更新共同净化。

教会的使命:教会应继续先知的使命,为穷人发声,为正义作见证,为受压迫者争取空间。

祈祷
主,求你赐我一颗敏感于穷苦人痛苦的心,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追求表面的宗教生活,更活出真正的义德与仁爱,成为你慈悲与正义的工具。阿们。


 

读经二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前书  2:1-8


弟茂德前书 2:1

“首先我劝大家,要为所有的人恳求、祈祷、转求和谢恩……”

背景:

这是保禄宗徒写给弟茂德的训诲之一。弟茂德是保禄的亲密门徒,被派驻在厄弗所(今土耳其西岸)负责治理团体。保禄在此教导他如何管理教会生活,其中第一要务是为所有人祈祷

四个词汇代表不同类型的祈祷(也是教会传统中对祈祷类型的分类):

恳求Supplicatio——为需要和匮乏而祈求;

祈祷Oratio——泛指所有向天主发出的祷词;

转求Intercessio——为他人代祷;

谢恩Gratiarum actio——为天主所赐恩典致谢。

灵修意义:

教会祈祷具有普世性universalis),不仅为信徒,也为所有人,甚至为敌人。这体现出教会是为世界而设的救恩工具(《教会宪章》1)。我们的祈祷不是只关心我的需要,而是如同基督那样,代全人类转求于父。


弟茂德前书 2:2

“也要为各国元首和所有执政的人祈祷,使我们能安居乐业,度虔敬和端庄的生活。”

背景:

当时基督徒处于罗马帝国统治下,政权常常敌视信仰。然而,保禄仍呼吁要为政治领袖祈祷。这不是对罗马政权的妥协,而是对信仰的深化。

虔敬Eusebeia)和端庄Semnotes)在圣经原文中是一种生活态度,意味着敬畏天主、对人温和,拥有庄严而合宜的行为。

灵修意义:

我们为领袖祈祷,是履行教会的社会职分officium sociale),帮助国家趋于和平、正义与真理,使教会能不受扰动地传扬福音。天主教《要理》第1900条指出:为那些掌权者祈祷,是信徒的责任。


弟茂德前书 2:3-4

“这种祈祷原是美好的,是我们的救主天主所悦纳的,因为他愿意所有的人得救,并充分认识真理。”

背景:

这里揭示了祈祷的神学基础:天主是救主Soter),祂的意愿是普世救恩salus universalis),祂不偏待人(参阅罗2:11)。

认识真理不仅是知识上的认知,更是一种进入与天主真理的共融,即认识基督、活出真道(参阅若17:3)。

灵修意义:

这句话奠定了福传使命的根本动力。我们传扬福音,不是出于胜负、文化冲突,而是出于对天主圣意的回应。天主希望所有人得救,我们的祈祷与传教便是与祂一起同工(参阅格前3:9)。


弟茂德前书 2:5

“因为天主只有一个,在天主与人之间也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稣。”

背景:

这是基督论的核心之一。中保(Mediator)意味着居间沟通双方的桥梁。在旧约中有梅瑟为中保(出19-20章);而在新约中,只有一位永远有效的中保,就是道成肉身的主基督

灵修意义:

这一真理是教会信仰的基石,也是圣母玛利亚代祷角色的根基。她虽是最卓越的中保者,但不是替代,而是引人归向唯一的中保(《教会宪章》第62号)。

我们的一切祈祷,都必须因我们的主基督per Dominum nostrum Jesum Christum)奉献给天主父。这正是弥撒的结构与神学。


弟茂德前书 2:6

“他为全人类奉献了自己,作了赎价:这件事在所预定的时期已经证实了。”

背景:

赎价lytron)是旧约中用于赎回奴隶、俘虏的术语(参阅出30:12)。这里表示基督以自己的生命,替代人类承担罪的后果(参阅依53:10,谷10:45)。

所预定的时期暗示天主的救恩计划(oeconomia salutis,这是按照天主的时间而展开(参阅迦4:4)。

灵修意义:

这是十字架神学的核心。我们的一切祈祷、悔改、信德、福传,都是建立在羔羊已为我们牺牲这一事实之上。祂不但为我们,也为全人类奉献自己,这鼓励我们放眼全球、拥抱普世弟兄。


弟茂德前书 2:7

“而且我也是为了这件事,被立为宣道者和宗徒,向外邦人传布信仰和真理。我说的是实话,并非谎言。”

背景:

保禄自述自己的使命:宣道者kerux)是为大众传扬喜讯者;宗徒apostolos)是被差遣者。他被派往外邦人,而非犹太人,这是他使命独特之处(参阅宗13:46)。

灵修意义:

这节提醒我们,每个基督徒因洗礼都参与教会的宣讲使命。我们虽非宗徒,但我们是福音的传播者,应传扬信仰与真理(信德与理性是互补的)。


弟茂德前书 2:8

“我希望男人们在各地要举起圣洁的手祈祷,不应发怒和争吵。”

背景:

举起圣洁的手是古代犹太人和初期教会祈祷的姿态,代表向天主开放、没有隐藏、无玷洁净(参阅咏篇24:3-4)。

保禄特别强调不可发怒和争吵,因为这些态度会破坏教会团体的共融,使祈祷无效(参阅玛5:23-24)。

灵修意义:

教会的祈祷必须出自清洁的心、平安的关系。我们的祈祷若缺少合一与宽恕,便难以蒙主垂听。这也是为何弥撒前设有痛悔礼,且主祷文之后要求互祝平安


总结与灵修反思

教义精华:

教会祈祷的普世性:为所有人,尤其为领导者;

天主愿人人得救:我们的祈祷与福传要合乎这一旨意;

基督是唯一的中保与赎价:我们依靠祂而得救;

基督徒的使命:像保禄一样成为传扬真理的工具;

祈祷的圣洁生活基础:必须活出清洁与和平的关系。

灵修祈祷:

主,愿你把普世弟兄姐妹的苦难放在我心中,教我为所有人代祷,尤其是为那些我不喜欢的人、为政治领袖、为远离你的人。愿我举起圣洁的手,与你相连,也与人和好,使我在你内生活端庄、虔敬、真实。阿们。


 

恭读圣路加福音  16:1-13


1. “那时候,耶稣对门徒们说:‘有一个富翁,他有一个管家,有人在主人面前告他浪费了主人的财物。’”

解释: 这里的富翁象征天主,管家象征被委托管理天主恩赐的人,尤其是教会内的信徒,特别是牧职人员。有人向主人告发——象征天主的公义不会忽视人的不忠,终将显露出来。

灵修意义: 我们每人都是天主所托付的管家,要善用祂所赐的时间、才能、财富,否则将在审判时面对质问。


2. “‘主人便把他叫来,对他说:我怎么听说你有这样的事呢?把你管理家务的账目交出来,因为你不能再作管家了。’”

解释: 这是审判的预像。账目代表生命的记录,天主会要求我们交代一生的作为。

灵修意义: 我们要常作良心省察,准备好在任何时刻交账。圣依纳爵鼓励每天做省察,保持与天主的关系洁净。


3. “‘那管家自言自语道:主人要撤去我管家的职务,我可做什么呢?锄地吧,我没有力气;讨饭吧,我又害羞。’”

解释: 管家自知处境艰难,这段话反映人的惶恐与转机的契机。

灵修意义: 天主常藉由失落让人醒悟。正如《教理》第1439条指出的:悔改始于内心的痛悔与觉醒


4. “‘有了,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使我被撤去管家职务之后,有朋友肯收留我在他们家中。’”

解释: 管家筹划未来,代表人发现悔改与修善的机会,企图藉善意赢得他人接纳。

灵修意义: 在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时,我们应及早作永恒的准备,把现世财富转化为行爱德的工具。


5. “于是,他把主人的债户一一叫来,对第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那人说:‘一百桶油。’管家对他说: ‘拿你的帐单去,快坐下写作五十。’”

解释: 一百桶油(约为3,000公升),折扣显示他主动减轻债务人的负担,以赢得友谊。

神学解读: 圣奥斯定指出,这比喻强调仁爱胜过金钱的忠实,即使动机不纯,行动本身仍有益人。


6. “随后又对另一个说: ‘你欠多少?’那人说:‘一百石麦子。’管家对他说:‘拿你的帐单去,写作八十。’”

解释: 同样的方式,减轻债务者负担。学者指出,可能他放弃的是自己的佣金部分,不完全是不义。

灵修意义: 善用地上财富行仁爱,正如《圣经》中施舍遮盖许多罪过(德4:10;雅5:20)。


7. “主人就称赞这个不义的管家手段高明:因为世俗之子在应付世俗的事务上,的确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

解释: 主人不是称赞他的不义,而是称赞他的机智与果断世俗之子指未信天主者;光明之子指基督徒(参见弗5:8)。

灵修意义: 耶稣激励我们要像不义管家一样急智而果敢,但为的是天国。信仰不能懒散,要有策略的圣善


8. “我告诉你们:要用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这样在金钱失去价值的时候,有朋友接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

解释: 不义的钱财指世上的财富,并非恶本身,而是容易引人偏离天主之义。永远的帐幕即天堂。

灵修意义: 透过行爱德、施舍、支持福传等,把地上的资源转化为天上的产业(玛6:20)。


9. “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会忠信;在小事上不义的,在大事上一定也不义。”

解释: 信实是整体的美德,从细微中见真章。小事即日常生活、金钱使用、言语行为等。

灵修意义: 圣女小德兰强调在小事中行大爱,忠信于生活琐事,是迈向圣德的阶梯。


10. “如果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信,谁还把真实的钱财托付给你们呢?”

解释: 真实的钱财指永恒的灵性财富——恩宠、使命、天主的奥秘等。若世俗财富都处理不当,如何胜任天主的更大托付?

灵修意义: 我们应把财富视为暂时的考验,以此为媒介学习忠信、慷慨与无私。


11. “如果你们在别人的财物上不忠信,谁还把属于你们自己的交给你们呢?”

解释: 地上的一切本不属于我们,只是托管(参见咏24:1),惟有忠信管理,才配得属灵的产业。

灵修意义: 认识受造物的正确次序是通往圣德的基础:一切属主,我们是忠信的仆人。


12. “没有一个家仆能事奉两个主人的: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要忠于这一个而轻视那一个:你们不能同时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钱。”

解释: 事奉是完全的忠诚与委身。金钱(玛门)在此被拟人化成偶像,与天主形成对立。

灵修意义: 人的心只能有一个至高的主——若财富占据中心,天主就退居边缘。圣方济各、圣母德肋撒等圣人正是放弃财富、全心事主的典范。


小总结:

这段福音教导我们:

做忠信的管家: 天主将生命、才能与资源托付于我们,要求我们善加管理。

善用现世财富: 钱财本身不是恶,而是中性工具,要转化为爱德与恩典的桥梁。

灵巧如蛇,驯良如鸽: 面对永恒,我们应比世人更精明、更主动,更懂得投资天上的账户(玛6:19)。

不可一心二主: 真诚的信仰要求我们选择天主作为唯一主宰,不能被贪财之心所奴役。

如《教理》第2424条所言:人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钱。我们被召叫成为光明之子,以信德、希望与爱德忠诚地回应主的召唤。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