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九月
13
儿童要理讲解·第三十三课:第七诫
儿童要理讲解·第三十三课:第七诫
原文问答(第七诫)
问:第七诫禁止什么?
答:禁止害人的财物。
问:怎么算害人的财物?
答:一是取财不义,二是存留不义之财,三是损坏人的财物。
问:犯了第七诫该怎么样?
答:该照自己的力量补还,不然天主不赦罪。
问:第七诫命什么?
答:命人公道、慈善、大方、欠人的帐及早清还。
详细讲解与举例(通俗易懂)
什么是第七诫?
第七诫是天主说的:“不可偷盗。”
天主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尊重别人的东西,不贪心、不抢、不偷,不做任何让别人在财物上受伤害的事。
什么叫“害人的财物”呢?
让我们看理问答里怎么说的:
答:一是取财不义,二是存留不义之财,三是损坏人的财物。
也就是说,有三种情况是犯了第七诫:
1取财不义:
就是偷东西、骗东西,拿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举例:
偷拿同学的铅笔、橡皮、玩具;
明知道是别人的东西,却假装不知道地拿走;
买东西时找钱找多了却不说。
2存留不义之财:
知道东西不是自己的,还故意留下不还。
举例:
有人借给你玩具,答应了要还,但你假装忘记;
在路上捡到钱包或手机,不告诉大人或老师,也不想归还。
3损坏人的财物:
故意或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还不负责。
举例:
故意踩坏别人的文具;
借了别人的书或玩具,弄坏了却不道歉也不赔偿。
犯了第七诫该怎么样?
答:该照自己的力量补还,不然天主不赦罪。
这句话意思是:我们如果犯了这条诫命,就要尽力赔偿、归还,如果不还,连天主也不会原谅我们。
举例:
如果你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应该去还给他,并说对不起;
如果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尽可能赔偿或修好;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或神父,让他们帮你解决。
第七诫叫我们做什么?
答:命人公道、慈善、大方、欠人的帐及早清还。
我们不但不可以偷,还要学习成为一个诚实、公道、有爱心的大方孩子。
公道:
公平对待别人,不偏心,不欺骗。
慈善:
乐意帮助有需要的人,比如捐出不用的玩具、为穷人捐献等。
大方:
不吝啬,不自私,乐于分享。
欠人账要及早清还:
不拖欠别人的东西,借了要记得还。
小总结
第七诫是天主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不偷不骗,爱人如己。
不可以偷、骗、霸占、破坏别人的东西;要懂得归还、赔偿、道歉。
我们要从小做一个诚实、正直、守信用的人。
遇到问题不藏着,要向爸爸妈妈、老师或神父求帮助。
小祈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亲爱的天主,
您赐给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
请教我懂得感恩和满足,
不偷、不骗、不贪别人东西。
给我勇气承认错误,
当我做错事时,肯补偿、说对不起,
让我从小做一个诚实、善良、公正的人,
像耶稣一样,爱天主,也爱人。
耶稣、玛利亚,我爱你们,
请帮助我,天天行善,远离罪恶。
阿们。
小任务:
回家检查一下,有没有哪些东西不是自己的?记得还给别人。
今天主动和别人分享一样自己的东西,比如糖果或玩具。
睡前问问自己:“我今天有没有做诚实的孩子?”
愿你们的心灵像明亮的玻璃一样纯净透明,永远诚实不欺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