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十一月
07
【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丙年)
主日福音分享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丙年)
主题:我们的天主,是活人的天主——复活带来的希望
「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在天主眼中,所有的人都是活着的。」(路20:38)
一、导言:一个“刁钻”的问题,背后的信仰危机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今天的福音中,撒杜塞人带着一个看似“逻辑严密”的问题来试探耶稣——一个寡妇先后嫁给了七个兄弟,到了复活时,她究竟是谁的妻子?
表面是婚姻伦理问题,实质上是撒杜塞人不相信复活,他们想用荒谬的例子来否定“死后生命”的真实性。耶稣没有正面“辩论”,而是提升层次,指出:在复活后的生命中,我们不再是血缘与婚姻的关系,而是进入天主的生命,共融于祂永恒的爱内。
二、福音详解:复活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超越今生
1. 今世与来世:两个不同层次的生命状态
耶稣说:“今世的人也娶也嫁;但来世的人——即那些从死者中复活的人,不再娶、不再嫁。”
这并非否定婚姻的价值,而是指出:
今世的婚姻是为了爱与扶助、繁衍后代;
来世的复活生命不再需要这些形式,而是完全进入天主的圆满——爱的圆满、生命的圆满、关系的圆满。
复活不是“还原”今生,而是“超越”今生。
2. 复活的身份:我们是“天主的儿女”
耶稣说:“他们是天主的儿女,像天使一样。”
这意味着:
我们的终极身份,不是某人的配偶、子女或父母,而是天主的儿女;
复活使我们进入完全属于天主的自由与光荣中。
3. 梅瑟与荆棘篇:我们的信仰是“活人的信仰”
耶稣以梅瑟为例说明:“梅瑟称上主为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
若他们已灭亡,天主怎还可自称为他们的天主?可见,他们在天主面前是活的。
这段回应,不只为当时撒杜塞人解惑,也为今天的我们确立基础:我们的信仰,是“复活”的信仰,是“永生”的信仰。
三、《教理》教导: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核心
《天主教教理》清楚指出:
“身体的复活”是信经的一部分(教理988-1019);
基督徒的希望不是“灵魂永存”而已,而是“灵魂与身体的复活结合”;
“耶稣基督的复活是我们复活的根基。”(教理 998)
复活不只是未来的盼望,而是改变我们现在活法的力量。
四、圣人故事:圣女佩尔佩图亚与斐利奇达
在公元203年,北非的两位女性殉道者——佩尔佩图亚与斐利奇达,在监狱中见异象:她们将为基督而死,却在梦中看见天国的荣耀、复活的生命。佩尔佩图亚甚至在梦中看见自己穿越死亡后,与弟弟在天上相遇,获得永远的安慰。
她们的信仰使她们无惧死亡,坦然走上斗兽场,殉道为荣。
这就是复活信仰的力量:不是来世的幻想,而是今生的勇气。
五、大自然的启示:毛毛虫到蝴蝶的转变
毛毛虫看起来丑陋、缓慢,似乎没有未来。但当它进入蛹的阶段,外表似乎“死了”,其实在内部经历着奇迹的转化,最终变为美丽的蝴蝶。
死亡在信仰者眼中也如此:表面是终结,实则是转化、提升、重生。
正如圣保禄说:“现在所撒的是朽坏的,将来复活的是不朽的。”(格前15:42)
六、贴近生活的反思:我们活着是为死后作准备
今天的社会很少谈论死亡,人们怕死、避谈死,但圣人却教我们要“为死而活”。
圣方济各称“死亡”为“亲爱的姊妹”,因为他知道:
死亡不是终点,而是通往真正生命的门槛。
那么,面对复活的信仰,我们该如何生活?
✦ 一是活得有希望:
不为一时的苦难绝望,知道人生不是结局,而是旅程;
✦ 二是活得有意义:
不为今世名利奔波,而是为永生积聚财富(如爱德、慈悲、真理);
✦ 三是活得有准备:
每天问自己:若主今天召我回去,我准备好了吗?
七、我们如何回应这份复活的希望?
以信德生活:相信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回到天父家。
用爱德活出信仰:关怀贫苦、陪伴孤单、安慰伤者,是今世通向永生的道路。
常省察灵魂状态:是否常领圣事?是否活在恩宠中?是否心中常存“我属于主”的意识?
祈祷为亡者:教会11月特别为炼灵祈祷,因为我们相信他们“尚在等待复活的圆满”,需要我们爱的陪伴。
八、结语:我们是复活的子民,活在希望之中
耶稣今日的回答,安慰我们所有因死亡而忧伤的人,也提醒我们这些仍活在今世的人:
我们活着不是为地上的拥有,而是为天上的归属。
我们的终点,不是坟墓,而是天乡。
我们的信仰,不是对死亡的否定,而是对复活的肯定。
让我们怀着望德继续走在信仰的道路上,因为我们知道,主耶稣不只为我们死了,更已复活,并要使我们与祂同复活。
结尾祈祷:
主耶稣,
你已战胜死亡,
你应许我们复活的生命,
求你坚强我们的信德,
使我们在世不被物质诱惑,
在苦难中不失望德,
在临终时不惧死亡,
在永生中与你团聚。
我们期待那一天,
你再来,使万物复兴,
我们与众圣共享天主永远的生命和光荣。阿们。
——小天使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