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九月

10

70

【见证】|他的信仰,从一场意外的救助开始……

1231231

沐兰:您好,感谢您愿意跟我们分享您的信仰故事,可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吗?

伯多禄:好的,感谢。我叫伯多禄,今年36岁,来一个农村家庭,现在是我们一名兼职传道员。能有机会在这里分享我的信仰经历,我感到很荣幸,也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沐兰:感谢您愿意慷慨分享,很多人接触信仰的起点各不相同,有的源于家庭传承,有的始于人生困境。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天主教信仰的呢?

伯多禄:说起来,我接触信仰纯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被动的。我不是教友家庭出身,家里人都是传统的农村观念,对宗教没什么概念,也从来没去过教堂。20岁那年,我跟着同村的老乡去南方打工,在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工厂附近有个小小的天主教堂,每天下班路过,总能看到门口挂着的十字架,还有周末的时候教友们唱着圣歌的样子,当时只觉得新鲜,没敢进去凑近乎。真正走进教堂,是因为一场意外。那年冬天,我在加班回家的路上,骑自行车不小心摔进了路边的水沟,腿摔骨折了,身上也冻得冰凉。当时已经是深夜,路上没什么人,我躺在沟里动弹不得,只能喊救命。就在我快冻僵的时候,教堂的一位神父路过,听到我的呼救声,赶紧跳下来把我拉了上去,还背着我去了附近的诊所包扎。包好就到半夜了了,不方便回宿舍,神父就把我带回教堂的宿舍休养。后来得知我是厂里打工的,无亲无故,回到宿舍也没人照顾我,就让我在教堂休养,他帮我去厂里跟领导请了假。

沐兰:您在教堂休养的那段时间有什么感觉呢?

伯多禄:在教堂养伤的那半个月,神父和几位教友对我特别照顾,每天给我送吃的、换药,还陪我聊天。我不信,但也不排斥,神父经常跟我说:天主爱每一个人,即使你不认识祂,祂也在看顾你。那时候我对天主还是一知半解,但看着他们不求回报的帮助,心里特别暖。伤好之后,我总想着要报答他们,就偶尔会去教堂帮忙打扫卫生、搬搬东西,算是第一次以义工的身份走进了信仰的圈子。

沐兰:原来是这样一段温暖的相遇,为您打开了信仰的大门。那时候您对信仰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教友?

伯多禄:那时候真没多想,对信仰的理解特别肤浅,觉得天主就像是好人的代名词,教堂里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我去帮忙,更多是出于报恩的心态,觉得欠了神父和教友们的人情,应该做点什么偿还。至于成为教友,根本没敢想——我觉得信教是很严肃的事,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那些祈祷、礼仪,怕配不上

沐兰:您过谦了,老教友也承受了教会和天主很多恩典,都没有您那种感恩的您,何况天主并不会在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伯多禄:那时候不懂这些,我的心思还是放在打工挣钱上。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年纪大了,还有个妹妹在上高中,我是家里的长子,总想着多攒点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所以伤好之后,我就辞了电子厂的工作,跟着一个老乡去学装修,每天跟着师傅跑工地、刷墙、铺瓷砖,虽然累,但看着工资一点点涨,心里挺踏实的。只是偶尔有空的时候,会买点水果去教堂看看刘神父,顺便帮着干点杂活,算是和信仰保持着一点若即若离的联系。

沐兰:当时您的状态怎么样呢?

伯多禄:之前没什么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其实很迷茫。虽然每天都在忙,但不知道自己这么拼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时候遇到难缠的客户、拿不到工程款,或者和师傅闹矛盾,就会特别烦躁,甚至会跟家里人发脾气。偶尔去教堂的时候,神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他总会跟我说:遇到难处别憋着,试着跟天主说说,祂会听的。我当时半信半疑,偶尔会在心里念叨几句,但总觉得天主那么忙,哪有空管我的小事

沐兰:很多人在信仰初期都会有这样的观望阶段,既被信仰中的温暖吸引,又因为不了解而犹豫。那是什么契机,让您真正下定决心领洗,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友呢?

伯多禄:2012年的夏天,家里出了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信仰的态度。

沐兰:家里出了什么事呢?

伯多禄:那年7月,我妹妹高考结束,本来考上了一所外地的大学,全家都很高兴,可就在准备开学的时候,她突然查出来得了急性白血病。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把我们家彻底打懵了。医生说治疗需要先交20万的押金,后续化疗、骨髓移植还要花很多钱。我们家本来就没什么积蓄,我打工攒的几万块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爸妈到处借钱,跑遍了亲戚朋友家,有的人愿意帮衬一点,有的人却躲着我们走。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工地和医院之间奔波,晚上就睡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病床上日渐消瘦的妹妹,还有愁得头发都白了的爸妈,我觉得天都要塌了。有一天晚上,我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哭,突然想起了神父的话,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说:天主啊,我知道我以前不懂事,也从来没好好信您,但求您救救我妹妹,求您让我们能凑够医药费。只要能救我妹妹,我以后一定好好跟着您,为您做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神父就带着几位教友来医院看我们了,还带来了一笔钱。神父说,他们听说了我家的情况,在堂区组织了祈祷和奉献,教友们你一百、我五十,凑了5万多块钱。更让我意外的是,没过几天,我之前干活的装修公司老板也来了——他不是教友,但听神父说了我的难处,愿意先借我10万块钱,还说等我妹妹病好了,随时可以回公司上班。后来,堂区的教友们还帮我们联系了公益组织,发起了众筹,又凑了不少钱。妹妹的治疗很顺利,经过一年多的化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在已经顺利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那段时间,教友们经常来医院看望妹妹,有的送吃的,有的帮我妈照顾家里,还有的给妹妹讲圣经故事、陪她祈祷。我看着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天主的爱而无私地帮助我们家,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终于明白,刘神父说的天主爱每一个人不是一句空话,天主真的在通过身边的人关心我们、眷顾我们。所以在妹妹康复之后,我就主动找到神父,说我想领洗,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天主教徒。20131225日圣诞节,我在那个小教堂领了洗,取了圣名伯多禄。领洗那天,我跪在十字架前,心里特别踏实,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生命有了方向。

沐兰:这真是天主的奇妙安排,在您最绝望的时候,通过教友们的爱向您显现了祂的存在。领洗之后,您的生活和信仰状态有什么变化吗?有没有开始更主动地参与教堂的服务?

伯多禄:领洗之后,我的变化真的很大。首先是心态上的转变,以前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抱怨、发脾气,现在会先静下心来祈祷,问问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应该用天主的教导来面对。

沐兰:可以具体分享几个关于您改变的故事吗?

伯多禄:好的,比如有一次,我帮客户装修房子,因为工人不小心把地板铺错了,客户很生气,非要我赔偿。换以前我肯定会跟工人吵架、跟客户争执,但那天我先祈祷了一会儿,然后耐心地跟客户道歉,承诺免费重新铺地板,还主动减免了一部分工程款。最后客户不仅消了气,还介绍了朋友来给我做业务。从那以后,我更相信以善胜恶”“宽恕待人的道理。在教堂服务方面,我也从以前的偶尔帮忙变成了主动参与。我开始规律地去望弥撒,每周日不管多忙,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去教堂。神父看我踏实肯干,就让我加入了堂区的服务小组,平时帮着打扫教堂、整理祭器,周末望弥撒的时候做辅祭。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连祭服怎么穿都不知道,老教友们就耐心地教我,告诉我每一个礼仪的意义。慢慢的,我对信仰的理解越来越深,不再觉得祈祷、礼仪是形式,而是和天主沟通、表达信赖的方式。那时候我还在做装修工作,但只要教堂有需要,我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有一次堂区要翻新圣堂,需要人帮忙刷墙、铺地砖,我主动请了半个月的假,每天在教堂里忙前忙后,虽然累,但看着焕然一新的圣堂,心里特别高兴。刘神父总说:为天主做工,不是负担,而是福气。以前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那时候慢慢有了体会——当我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中时,心里的空虚和迷茫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实和喜乐。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把做义工当成主要的事,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装修工作上。我总觉得,要先挣钱养家,才能更好地为天主服务。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我的想法才彻底改变。

 

沐兰:疫情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和想法,对您来说,疫情期间发生了什么,让您决定更专注于教堂义工的服务呢?

伯多禄:2020年初,疫情突然来了,装修行业几乎停摆,工地都关了门,我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那段时间,教堂也不能线下聚会,只能通过线上开展活动。刘神父跟我说,堂区有很多独居的老教友,因为疫情买不到菜、拿不到药,还有些教友因为不能去教堂,心里很焦虑,需要人照顾和安慰。他问我能不能暂时放下工作,来教堂做全职义工,帮忙照顾老教友、协助线上福传。

沐兰:神父这么说您是什么反应呢?

伯多禄:我当时有点犹豫,因为家里还要靠我挣钱,做义工没有固定收入,怕承担不起生活压力。虽然现在是疫情居家,但不知道什么时候疫情结束,疫情这段时间家里的经济也是个问题,疫情结束肯定想要立马开始工作挣钱的。只是我又想到,当年我们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教友们伸出了援手,现在教会需要我,我没有理由拒绝。我跟老婆商量,她是很虔诚的老教友,也是因为信仰嫁给我的,所以很支持我,她对我说:天主不会让我们匮乏的,先去帮教会做事,总会有办法的。就这样,我成了堂区的全职义工,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三年。

沐兰:一开始只是看到了需要,动了恻隐之心,后来是什么让您坚定做了三年呢?

伯多禄:刚开始做全职义工的时候,工作内容很琐碎。每天早上,我会先去菜市场帮行动不便的老教友买菜,然后挨家挨户送过去,顺便帮他们测体温、问问身体情况。下午,我会协助神父整理线上祈祷会的资料,剪辑讲道视频,晚上还要在线上陪教友们一起祈祷,解答他们的疑问。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还主动申请加入了社区的防疫志愿者队伍,在教堂门口的卡点值班,给进出的人登记、消毒。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沐兰:什么事让您铭记至今呢?

伯多禄:堂区有位80多岁的王奶奶,子女都在国外,平时就一个人生活。疫情期间,她的高血压药吃完了,因为小区封控,没法去医院买。她给教堂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带着哭腔。我听说后,赶紧跟社区沟通,拿着王奶奶的病历去医院排队买药,跑了好几家医院才买到。当我把药送到王奶奶手里时,她拉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孩子,你就是天主派来帮我的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虽然做义工没有工资,但这种被需要、能给别人带来希望的感觉,是任何金钱都换不来的。还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教友因为疫情丢了工作,在家里情绪很低落,甚至产生了放弃信仰的念头。他在线上祈祷会里说:天主为什么要让疫情发生?为什么不保佑我?我看到后,主动加了他的微信,每天跟他聊天。

沐兰:您都跟他说了什么呢?

伯多禄:分享圣经里的故事,鼓励他祈祷。我还帮他联系了一位开超市的教友,给他找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后来他跟我说:伯多禄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现在我明白了,天主不是不保佑我,而是在通过困难磨练我。看着他重新振作起来,我更加坚信,做义工不仅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践行天主的教导,让更多人感受到爱的存在。为了让自己更多的为主做事,我参加了福传班,后来成了一位传道员。

沐兰:听起来您在义工服务和福传中中遇到了很多温暖的瞬间,也帮助了很多人。但全职义工没有固定收入,生活上肯定会有压力吧?您有没有遇到过让您动摇的时刻?

伯多禄:压力肯定是有的,而且比我想象的要大。我和老婆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小的上幼儿园,学费、生活费都是不小的开支。做义工每个月只有堂区给的几百块钱补贴,根本不够家用,大部分时候还要靠我以前的积蓄和老婆打零工的收入。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焦虑。孩子要交学费,爸妈又生病了需要花钱,我手里却没什么钱。有一天晚上,我在教堂里打扫卫生,看着十字架,突然觉得很委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天主啊,我明明在为您做事,为什么日子过得这么难?那天我哭了很久,直到神父过来跟我聊天。他跟我说:伯多禄,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也经历过贫困和艰难,但祂从来没有放弃过爱世人。天主不是要我们过富裕的生活,而是要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对祂的信赖。你看,这么多年来,祂是不是从来没有让你真正匮乏过?神父的话点醒了我。仔细想想,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天主确实一直在眷顾我们。有一次,孩子的学费凑不够,堂区的一位老教友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主动给我送来了一笔钱,说这是她的奉献;还有一次,老婆找工作不顺利,正好堂区有位教友开了一家小餐馆,需要人帮忙,特意请她去上班,时间灵活,还能兼顾家里。这些小事让我明白,天主的供应往往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只要我们全心信赖祂,就不用害怕。

沐兰:您这么做家里人是什么态度呢?

伯多禄:当然,也有家人不理解的时候。我爸妈就经常说:你放着好好的装修生意不做,天天在教堂忙前忙后,一分钱不挣,以后孩子怎么办?有时候亲戚朋友聚会,他们也会说我不务正业

沐兰:听到这些不理解的声音您是什么感觉呢?

伯多禄:说实话,这些话听多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也有过动摇的念头,想重新回去做装修。但每次服务和出去福传的时候看到教友们信任的眼神,想到那些因为我的帮助而重新燃起希望的人,我就舍不得放下这份工作。我会跟爸妈耐心解释:做装修能挣钱,但做义工能帮到更多人,能让更多人认识天主的爱,这比挣钱更有意义。慢慢的,爸妈也开始理解我,有时候还会主动帮我给老教友送东西。毕竟天主在我们家最绝望的时候拉过我们一把,我虽然一直在服务,但天主也没有亏待过我家。看起来我一无所有,其实我一无所缺。孩子上学爱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是天主派遣祂的爱子爱女们来帮助我们。

沐兰:能在压力和质疑中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这离不开您对天主的信赖,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现在疫情过去了,您有没有想过重新回到装修行业,还是继续做教堂义工呢?

伯多禄:之前我想的时候用疫情这几年为主做事,疫情过去就回归世俗生活。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有些人说我是懒了,想这样不劳而获的生活。我只能叹气,心里很痛,即使是教友,都不觉得天主的田地是需要工人的,反而觉得那些在天主地里工作的人都是无所事事之人。耶稣在圣经上说:“庄稼多工人少”,祂很迫切的在召选工人来收割庄稼,但大家的回应都是忙完自己的事情再说,可自己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忙完呢。我为教会工作之后并没有之前干装修的时候轻松。疫情结束后,确实有以前的客户找我做装修,开出的工资也不低,但我都拒绝了。

沐兰:疫情期间您家里的经济一定很艰难,疫情结束之后为什么不趁机会好好挣钱呢?

伯多禄:因为在做义工和福传的那几年,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份工作,也清楚地知道这就是天主给我的使命。原本我说的是疫情结束就开始工作,但我不想完全放弃,只是家里的生活也是要顾及的。现在我虽然还是福传员,但也不是完全全职了,可能福传和世俗生活一半一半吧。之前服务的时候在利用空闲时间学一些技能,比如修家电、做木工,帮附近的教友和邻居做点小活,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后来我也利用这些技能在自己不服务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装修队节点零活,虽然挣得不多,但维持生活是没问题的。这样既能继续为教会服务,又能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算是一举两得,也会少一些闲言碎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妥协,至少我可以耳根清净的做一些自己想为天主做的事情。

沐兰:虽有无奈,但您的这份坚持和热情真的很让人敬佩。回顾您的信仰历程,从最初的被动接触到现在的主动奉献,从迷茫焦虑到坚定信赖,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正在信仰道路上徘徊的人说?

伯多禄: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也真正认识了天主的爱。以前我总以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挣钱、养家,活得越富裕越成功。但做义工和福传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为别人带来多少温暖,能在多大程度上践行天主的教导。天主的爱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每一次服务、每一次付出中——当我帮老教友买菜、帮年轻人重拾信心、陪孤独的人聊天时,我都能感受到天主就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爱着这些人。同时,我也收获了教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地位之别,大家因为信仰走到一起,互相帮助、彼此扶持。有一次我生病住院,教友们轮流来照顾我,给我送吃的、帮我照顾孩子,让我感受到了比亲人还要亲的关怀。这种温暖,是在没有信仰的世俗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感谢天主对我的拣选。

沐兰:再次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见证故事,感受到了您分享到后面的时候内心的愧疚,在您身上我真实的看到了想为天主做事情的那种张力,更看到了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祝福和指引,相信您这样对天主的信赖,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深的感受到天主的爱,还会有更多的经历。为您和您的家人祈祷,天主祝福!

伯多禄:感谢主赞美主!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