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十月
08
【见证】|从罪疚到新生:一段与主相遇的真实旅程
沐兰:陪圣体、四十天,这一定是一段特别的经历。在那四十天里,天主给了您怎样的光照和治愈呢?
许璐:那四十天,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时光,是天主真正 “住进我心里” 的日子。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就去教堂,教堂的圣体龛前已经有几位教友在祈祷了。我找个角落坐下,看着圣体龛里的明灯,一开始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哭,把心里的后悔、害怕、痛苦都哭出来。我跟天主说 “对不起,我辜负了你的恩赐”,跟那个未出世的孩子说 “对不起,妈妈错了”。
前两个星期,我每天都会觉得 “心疼”,不是生理上的心脏疼,是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的疼。有时候哭着哭着,就觉得有人在轻轻拍我的背,特别温暖,像妈妈的手。有一次,我看着圣体龛,突然想起《圣经》里耶稣说的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会使你们得安息”,眼泪又掉了下来,但心里好像轻松了一点。第三个星期,我开始在陪圣体的时候读《圣经》。神父给我推荐了《圣咏》,说 “达味王在痛苦中向天主倾诉,他的祈祷能安慰你”。我读《圣咏》第三十四篇:“上主的双目垂顾正义的人,上主的两耳听他们的哀声…… 上主亲近心灵破碎的人,他必拯救精神痛苦的人。” 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天主一直都在我身边,即使我犯了错,祂也没有放弃我;祂让我经历痛苦,不是为了惩罚我,是为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让我回到祂的身边。也是在这四十天里,我学会了 “真正的祈祷”。以前祈祷都是 “求天主给我这个、给我那个”,但那时候的祈祷,更多是 “把自己交托给天主”。我不再求 “天主让我忘记痛苦”,而是求 “天主让我在痛苦中认识祂”;我不再求 “天主赐给我男孩”,而是求 “天主让我懂得珍惜已有的恩赐”。每天晚上回家,我都会把陪圣体的感受写在笔记本上,现在翻起来,每一页都记着 “天主与我同在”。
沐兰:很深刻的感受,相信这四十天的经验和力量会助力您后来的生活。
许璐:是的。第四十天的时候,王神父在圣体前为我做了补赎礼。当神父说 “天主已经赦免了你的罪” 时,我突然觉得心里的那块 “空洞” 被填满了,之前的心疼、后悔都消失了,只剩下平安和感恩。我知道,天主不仅治愈了我的身体,更治愈了我的心灵;祂给了我一颗 “新的心”,不再是贪婪、自私、执念重重的心,而是懂得感恩、顺服、爱人如己的心。
沐兰:天主的仁慈真的太伟大了!在这之后,您还有哪些特别的经历,让您对天主的认识更进一步呢?
许璐:陪圣体四十天结束后,我的信仰生活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不再是 “被动地接受天主的恩典”,而是 “主动地寻找天主的旨意”。我开始每天早上六点起来祈祷,念玫瑰经、读《圣经》,晚上和我丈夫、孩子一起做家庭祈祷;主日参与弥撒时,我会认真听神父讲道,还会记笔记,不懂的地方就问神父或资深教友。但真正让我 “与主相遇”,感受到圣神的光照,是 2022 年夏天的一次 “意外旁听”。
沐兰:2022 年夏天发生了什么事呢?
许璐:那年夏天,我们教区邀请了一位神父来讲授 “默观祈祷”,为期一周,主要是针对教堂的服务人员。我当时只是 “爱心小组” 的普通成员,本来没资格参加,但负责组织的李姊妹说 “你来得早,要是不嫌弃,就坐在后面听听吧”。我特别激动,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教堂,坐在最后一排认真听。神父讲的 “默观祈祷”,和我之前理解的 “祈祷” 完全不一样。他说:“默观不是‘跟天主说话’,是‘在天主面前安静下来,听祂说话’;不是‘向天主求什么’,是‘在祂的爱里安息’。” 第三天的时候,神父带我们做 “静思默观”。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耶稣面前,什么都不用说,只是看着祂,感受祂的爱。一开始,我闭着眼睛,脑子里全是杂事:孩子今天吃什么、家里的衣服还没洗、明天要去给生病的教友送东西…… 但慢慢的,我按照神父说的 “把注意力放在‘耶稣与我同在’上”,心里越来越静。突然,我好像 “看到” 了一个画面:耶稣坐在十字架上,脸上带着伤痕,但眼睛里全是温柔,祂看着我,说 “许璐,我爱你,无论你做过什么,我都爱你”。我一下子哭了出来,不是难过,是被爱包围的感动。接着,我又 “看到” 了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他坐在耶稣身边,对着我笑,没有了之前梦里的委屈和怨恨。耶稣摸着孩子的头,说 “我已经接纳了他,你不要再自责了,要好好爱身边的人”。那一刻,我所有的愧疚、自责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对天主的感恩,祂不仅原谅了我的罪,还安慰了我受伤的心灵,甚至连我伤害过的生命,祂都妥善安置。那次默观结束后,神父走到我身边,说:“姊妹,圣神已经触动了你的心,你要跟着祂的带领走。” 从那天起,我真正明白了 “与主相遇” 是什么感觉 —— 不是看到了具体的形象,而是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了祂的爱、祂的宽恕、祂的引导;不是 “我去找天主”,而是 “天主一直在找我,终于让我找到了祂”。
沐兰:这样的 “相遇” 真的太珍贵了,在与主相遇之后,您的生活和性格发生了哪些具体的改变呢?
许璐:变化真的太大了,连我自己都觉得 “像换了一个人”。先说说性格吧。以前的我,因为家里条件还不错,先生工作也顺利,有点 “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别人说我几句,我就会不高兴;脾气也很暴躁,孩子不听话就吼,先生忘了做事情就吵架。但在默观中感受到耶稣的温柔后,我开始学着 “换位思考”。耶稣能原谅我的大罪,我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的小错呢?现在孩子犯错了,我会蹲下来跟她们讲道理;先生工作忙忘了事,我会说 “没关系,我来做”。有一次,我女儿不小心把我最喜欢的杯子摔碎了,换以前我肯定会发脾气,但那天我只是摸了摸她的头,说 “没关系,杯子碎了可以再买,你没受伤就好”。我女儿愣了一下,说 “妈妈你现在好温柔啊”。再说说生活态度吧,以前我总喜欢 “攀比”,看别人买了新衣服,我也想买;看别人的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我也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但现在我明白了,天主给每个人的恩赐都是不一样的,“知足才能常乐”。我不再追求 “比别人好”,而是珍惜 “自己拥有的”—— 每天早上能和家人一起吃早餐,晚上能陪着孩子讲故事,周末能去教堂参与弥撒,这些都是天主的恩典,比什么都珍贵。还有对 “服务” 的理解。以前我去爱心小组帮忙,是 “为了感恩天主”,觉得 “我欠天主的,要通过服务来还”;但现在我服务,是 “因为天主爱我,我也要把这份爱传出去”。我加入了教堂的主日学,负责教 3-5 岁的小朋友唱圣歌、学祈祷。一开始我怕自己做不好,因为我以前从来没跟小孩子打过交道,但圣神给了我力量,我会把《圣经》里的故事讲的很生动,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有一次,一个小朋友拉着我的手说 “许璐老师,天主是不是像妈妈一样爱我们呀”,我说 “是啊,天主比妈妈更爱我们”,那一刻我觉得,服务不是 “付出”,是 “收获”—— 收获天主的喜悦,收获孩子们的纯真,收获爱的连接。
沐兰:这样的变化确实挺大的,那身边的人有没有感受到您的变化呢?
许璐:身边的人也都感受到了我的变化。我婆婆最常说的就是 “璐璐现在跟以前真是不一样了,越来越像天主的孩子了”;我先生说 “你现在脾气好了,家里也更和睦了,咱们一起祈祷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天主的平安”;甚至我娘家的人,以前觉得 “信仰是迷信”,现在也会问我 “天主真的这么有爱吗”。我妈妈还说 “你现在说话做事都让人觉得舒服,我也想了解了解你的信仰”。
沐兰:您的改变真的太有见证力了,您刚才提到娘家的人也开始了解信仰,那您的家人现在都领洗了吗?他们对信仰的态度,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许璐:感恩天主,我父母 2023 年领洗入教了。这真的不是我 “劝” 来的,是天主借着我的改变,吸引了他们。我父母以前对信仰特别抵触,觉得 “信教就是不务正业”,我领洗的时候,他们还说 “你可别被骗了”。但看到我生病后奇迹般痊愈,看到我从 “暴躁自私” 变得 “温柔知足”,看到我们家越来越和睦,他们慢慢改变了看法。2022 年冬天,我妈妈得了重感冒,一直不好,我带她去教堂找神父祈祷祝福,神父还教她念 “天主经”。没过几天,我妈妈的感冒就好了,她特别惊讶,说 “这天主还真管用”。后来她就跟着我去教堂,听神父讲道,看教友们服务,慢慢觉得 “这个信仰是教人做好事的,不是迷信”。2023 年复活节,我父母一起领洗了,现在他们每天都会念玫瑰经,主日也会自己去教堂参与弥撒,有时候还会跟邻居分享 “天主的爱”。我公公婆婆看到我的改变后,更是坚定了信德。以前婆婆祈祷只是 “求平安”,现在她会跟天主 “说心里话”;以前公公很少去教堂,现在每个主日都会和婆婆一起去,还加入了教堂的 “维修组”,帮着修教堂的桌椅、门窗。我们邻居大姐,以前总觉得 “信仰是老年人的事”,但看到我们家的变化,尤其是看到我把两个孩子教得那么懂事,也开始了解天主教。去年夏天,她的儿子高考失利,情绪特别低落,我带她去教堂祈祷,教她念 “耶稣,求你赐给我们平安”。后来她的儿子复读了一年,今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她特别感恩,说 “是天主给了我们力量”,然后就带着全家领洗了。现在我们家,每个周末都会聚在一起做家庭祈祷,分享一周里天主的恩典;过节的时候,会一起去教堂参与弥撒。我公公说:“以前家里聚在一起,要么打牌,要么聊家长里短,现在一起祈祷,心里特别踏实。这都是天主的祝福啊。”
沐兰:太令人感动了!天主不仅改变了您,还通过您改变了整个家庭,这真的是 “一人信主,全家蒙福”。您之前提到,现在每个主日都会去周边的堂口做福传服务,能和我们讲讲您的服务内容,以及在服务中印象深刻的经历吗?
许璐:我们的福传服务是从 2023 年春天开始的,那时候疫情刚结束,教区组织 “走出去,传福音”,我主动报了名。每个主日早上,我们服务组的十几个人会分成两队,去周边的乡镇堂口。有的堂口很小,只有几十个教友;有的堂口很偏,开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三样:一是敬拜赞美,我负责教大家唱圣歌;二是福音分享,由资深的教友或神父讲《圣经》里的故事,分享信仰见证;三是爱心帮扶,给堂口里的孤寡老人、贫困教友送米、面、油这些生活用品。虽然服务的时间不长,只有大半年,但有很多经历都让我特别难忘,也让我的信德越来越坚定。
沐兰:可以分享一下吗?
许璐: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偏远的山村堂口,那个堂口只有三十多个教友,大部分是老人,因为山路难走,很少有神父能过去,他们平时只能自己祈祷。我们到的时候,老人们已经在教堂门口等着了,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看到我们就拉着我们的手说 “可把你们盼来了”。那天我们教他们唱《耶稣爱你》,老人们跟着我们一起唱,有的唱着唱着就哭了,说 “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感觉天主就在我们身边”。有一位 80 多岁的奶奶,拉着我的手说 “我眼睛不好,看不清《圣经》,你们能给我念念吗”,我就坐在她身边,给她念《若望福音》里 “耶稣是世界的光” 那段。念完后,张奶奶说 “我心里亮堂多了,谢谢你啊,孩子”。那天离开的时候,老人们一直送我们到村口,挥着手说 “下次一定要再来啊”。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突然明白,福传不是 “告诉别人‘我信什么’”,是 “把天主的爱带给那些需要的人”;不是 “我们去‘帮助’他们”,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 “什么是单纯的信德”。
沐兰:还有别的印象深刻的经历吗?
许璐:还有一次,我们去一个乡镇堂口服务,遇到了一位姓刘的姊妹。她跟我一样,以前也得了癌症,医生说 “活不过一年”,但她通过祈祷,病情奇迹般地稳定了。她跟我们分享的时候说:“刚开始生病的时候,我也害怕,也怨天主‘为什么让我受这个苦’,但后来我才明白,天主是要借着这个病,让我离开以前的坏脾气,离开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让我回到祂的身边。现在我每天都祈祷,每天都感谢天主,即使病还没完全好,我也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祂与我同在。” 听着她的分享,我想起了自己生病的时候,眼泪又掉了下来,但心里特别感动。天主的爱真的是无处不在,祂会用不同的方式,带领每个人回到祂的身边;每个见证,都是祂大能的彰显。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今年夏天,我们去一个堂口服务,遇到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正在医院化疗,特别绝望。我们给他们送了爱心款,还陪着他们祈祷,教他们念玫瑰经。我跟他们分享了我的经历,说 “天主不会丢下我们,即使我们身处绝境,祂也会为我们开道路”。一个月后,那位妻子给我发信息,说 “许璐姊妹,谢谢你,孩子的化疗很顺利,医生说情况比预想的好,而且我们申请的大病救助也批下来了。我们现在每天都祈祷,心里真的没那么害怕了”。后来他们还专门来教堂找我,说 “等孩子好一点,我们也想领洗,想认识这位爱我们的天主”。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福传不是 “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用自己的经历,把天主的爱传递出去;是用真诚的祈祷,给绝望的人带去希望。
沐兰:“施比受更有福”,真的在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回顾这十年的信仰历程,从最初 “求平安” 的浅薄认知,到经历重病、犯错、悔改,再到与主相遇、服务他人,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如果用几句话总结您的信仰感悟,您会说什么?
许璐:最大的感受,就是 “感恩”。感恩天主没有放弃曾经无知、自私、犯错的我;感恩祂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感恩祂治愈了我的身体和心灵,给了我一颗爱祂、爱人的心;感恩祂通过我,祝福了我的家庭,让更多人认识祂的爱。
如果说总结感悟,我想说是三句话:第一句,“信仰不是交易,是关系”。以前我把信仰当成 “求天主办事”,有用就信,没用就忘,但现在我明白,信仰是 “与天主建立生命的连接”。不是我 “利用” 祂,而是我 “依靠” 祂;不是我 “要求” 祂,而是我 “顺服” 祂;不是我 “回报” 祂,而是我 “爱” 祂。就像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是 “孩子给父母做事,父母才爱他”,而是 “父母本来就爱孩子,孩子因为被爱,才愿意听话、孝顺”。我们和天主的关系也是这样,祂先爱了我们,我们才会爱祂、跟随祂。第二句,“痛苦不是惩罚,是光照”。我曾经恨过 “为什么天主让我得癌症”“为什么我犯了错要受那么多苦”,但现在我明白,痛苦是天主的 “手术刀”,是为了切除我们心里的 “毒瘤”—— 自私、骄傲、贪婪、执念;痛苦是天主的 “手电筒”,是为了照亮我们看不到的 “黑暗”,对祂的忽视、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爱的误解。如果没有那场重病,我不会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如果没有堕胎的过错,我不会明白天主的宽恕有多伟大;如果没有那些痛苦,我永远不会真正找到祂。第三句,“白白得来的,要白白分施”。我的生命是天主给的,我的健康是天主赐的,我的家庭是天主祝福的,这些恩典都是 “白白得来的”,我没有任何理由 “独自占有”。就像耶稣把自己的生命赐给我们,让我们得救赎,我们也要把祂的爱传出去,让更多人得祝福。现在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许璐,你是天主的孩子,你要带着祂的爱生活,带着祂的爱服务,让每个人都能从你身上,看到天主的样子。”
沐兰:您的分享真的太动人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天主的恩典和您的真诚。相信很多弟兄姊妹听了您的故事,都会受到鼓舞,都会更坚定自己的信仰。最后,您还有什么想对主内的弟兄姊妹,或者还没有认识天主的朋友们说的吗?
许璐:想对主内的弟兄姊妹说:“请一定珍惜天主的恩典,不要像我以前那样,忽视祂的存在,浪费祂的爱。无论你现在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信,祂与你同在;无论你犯过什么错,都要勇敢悔改,因为祂的宽恕比你的罪更伟大。多祈祷,多读经,多参与教会聚会分享,多服务他人,在与祂的连接中,你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想对还没有认识天主的朋友们说:“如果你现在觉得迷茫、痛苦、无助,如果你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没有意义,不妨试着走进教堂,了解一下这位爱我们的天主。祂不是遥远的‘神’,是愿意倾听你、安慰你、陪伴你的‘父亲’;祂不会强迫你做什么,只会用爱吸引你;祂不会因为你不够好而拒绝你,只会因为你愿意靠近而拥抱你。我曾经是一个绝望的病人,一个犯错的罪人,但天主救了我,改变了我,祝福了我。我相信,只要你愿意打开心门,祂也会走进你的生命,给你平安,给你希望,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沐兰:谢谢许璐姊妹,您的分享真的给了我们太多感动和力量。让我们一起祈祷,求天主继续带领您和您的家庭,赐给您更多力量,在福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求天主祝福每一位聆听这个故事的人,让大家都能在祂的爱里,找到生命的绽放。
许璐:谢谢沐兰,谢谢大家。天主祝福我们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