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十月
29
【见证】| 从觉得“信主是迷信”到成为教会义工,她经历了什么?
在我们身边,或许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曾坚定地认为天主教信仰是“迷信”,是心灵的“麻醉剂”,与自己的生活毫无交集。王秀娥姊妹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对天主教充满不解甚至抵触的普通人。后来生活的重压曾让她喘不过气,命运的玩笑几乎将她推入绝望的深渊。然而,就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一份来自邻舍的默默关怀,如同一道微光,照进了她黑暗的生活。这道光并非来自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温柔而坚定地,一步步引领她走进了一个曾经让她绕道而行的教堂大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聆听王秀娥姊妹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从排斥到好奇,从尝试到信靠,最终在信仰中找到真正安息与生命力量的。
沐兰: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来和我们分享您的信仰故事,先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
王秀娥:沐兰姊妹好,主内的弟兄姊妹们好。我叫王秀娥,是来自河北农村的一个普通教友。我是2008年圣诞节领洗进教的,再过两个月就十七年了。。
沐兰:十七年,也是很长时间了,认识这份信仰是您家里有教友吗?
王秀娥:不是不是,我们家往上数几辈儿,都没人信这个。我娘家婆家,以前都是烧香拜佛的。按老话说,我属于“半路出家”,是天主亲自把我寻回来的。
沐兰:“半路出家”这个词很形象,能说说您“出家”之前,对天主教是什么看法吗?
王秀娥:哎呦,没认识天主教之前,我对这个信仰的看法可不太好。说实话,认识天主教之前,我就是觉得信耶稣是“迷信”,跟烧香磕头的那些没什么不一样,是没文化的老太太才干的事。我那时候在村里,有个邻居信主,每次见她拿着本黑皮圣经,我就觉得怪怪的,心里还有点瞧不上。觉得好好的人,有手有脚,不去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好,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干啥?我自己呢,虽然没啥大文化,但也上过初中,自认为是个明白人,对这些是敬而远之。
沐兰:这种看法其实挺普遍的。那是什么让您这个“明白人”开始转变想法的呢?是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吗?
王秀娥: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大概是我三十五六岁那年吧,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感觉天都要塌了。先是俺家那口子开的小货车,夜里拉货回来,太累了,撞路边沟里了,人虽然没大事,但腿骨折了,住了好久的院。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他这一倒下,家里一下就没了收入来源。这祸不单行,我父亲那时候查出了胃癌,虽然是早期,但手术、化疗,又是一大笔钱。我还有个儿子准备上初中,处处都要花钱。我那段时间,医院、家里、学校三头跑,整个人就跟个陀螺似的,累得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心里更是像压了块大石头,晚上睡不着,睁着眼到天亮,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有时候站在河边,或者看着高楼,心里会突然冒出个念头:跳下去算了,一跳解千愁。
沐兰:那段时间真是太难了,听着都让人心疼。那您后来是怎么接触到信仰的呢?
王秀娥:就在我最难的时候,就是我说的那位信主的邻居,我们没有亲戚关系,但喊她张婶。以前我见她总是绕道走,觉得她神神叨叨的。但那段时间,她听说了我家的事,就经常来我家。她也不多说话,就是帮我干点零碎活,扫扫地,或者在我去医院的时候,帮我看看家,给我儿子做口热乎饭吃。我开始还挺抵触,觉得她是不是有啥目的。但她就是默默地帮忙。有一次,我父亲化疗反应特别大,呕吐不止,我在医院照顾他,自己也好几天没睡好,累得在病房门口直掉眼泪,就觉得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回到家里眼眶还是红肿的,婶子看见就知道我哭了很久。她也没说啥大道理,就是走过来,轻轻拍着我的背,说:“别怕,人有难处,老天爷看着呢。你心里有啥苦,就跟老天爷说说,祂能听着。”
沐兰: 听到张婶这么说,您是什么反应呢?
王秀娥:我当时一愣。因为我们那儿都是“求神拜佛”的会说老天爷怎么怎么样,我印象里天主教不说这个称呼,她说的却是“老天爷”。我就随口问了一句:“张婶,你信的不是耶稣吗?咋又说老天爷?”她就笑了,说:“秀娥啊,老天爷就是天主,咱信的只有这一位神。”那天很奇怪,我第一次没带着偏见没有排斥的去听关于信仰的话。我心里动了一下,想着,难道真有一位老天爷,一位天主,在看着我遭的这些罪吗?
沐兰: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那张婶后来邀请您去教堂了吗?
王秀娥: 还没有那么快。我心里虽然没那么抵触了,但还是拉不下脸来。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去教堂的,是一件小事。
沐兰:是什么事呢?
王秀娥:我儿子那时候学习成绩下滑得厉害,老师总找我。我又是着急又是无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没用。有一天晚上,我又因为学习的事跟儿子吵了一架,气得心口疼。这时候张婶又来了,她拿了一张纸给我,说:“这是教堂礼拜天的聚会时间,你要是有空,就去坐坐,啥也不用干,就是去听听歌,静静心。”我看着那张纸,心里挣扎得很。去不去呢?最后一想,反正也没别的办法了,就当是去散散心吧。那个主日,我就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情,第一次走进了教堂。
沐兰:第一次进教堂,是什么感觉?
王秀娥:感觉……很复杂。一进去,就听到有人在弹琴唱歌,那个旋律很安静,跟我以前在庙里听到的完全不一样。里面坐了不少人,有老有少,大家都安安静静的。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心里还挺局促的。那时候我也不懂啥是弥撒,就是跟着大家站起来,坐下去。当神父开始讲道的时候,他说的话,我大部分听不懂,但有一句,像针一样扎进了我心里。他说:“你们所有劳苦和负重担的人,都到我跟前来吧,我要使你们安息。”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赶紧低下头,怕别人看见。我就觉得,这句话就是说给我听的。我太累了,真的太需要安息了。那天离开教堂的时候,心里那种憋闷的感觉,好像轻了一点点。
沐兰:很奇妙的体验吧,那这次之后,您就经常去教堂了吗?
王秀娥:嗯,开始断断续续地去。但我那时候信得糊里糊涂,主要是为了找个地方让心里清净一下。生活上的困难一点没少,丈夫的腿还要康复,父亲的病还要治,儿子的学习还是让人操心。我去教堂,更像是一种逃避。我也不怎么跟人说话,去了就坐那儿,结束了就走。真正让我开始想去了解“天主到底是谁”的,是一本《信仰是什么》的小册子。张婶给我的,巴掌大,很简单里面用很朴实的话讲天主怎么造了世界,耶稣为啥要降生救人。我就像看故事书一样看,有些地方看懂了,有些地方看不懂。看着看着,心里好像慢慢有了一点点亮光。
沐兰:从“逃避”到“想了解”,这个变化很关键,那您是怎么从“了解”走到“真正相信”的呢?
王秀娥:这就要说到我儿子中考那年的事了。那时候他成绩不稳定,考重点高中很悬。我们全家都跟着紧张。我那时候已经去教堂有一阵子了,就学着祈祷,天天求天主保佑我儿子能考上。结果,成绩出来,差了几分,没考上。我当时心里特别失望,甚至有点埋怨:天主啊,我这么诚心求你,你为啥不答应我呢?难道你听不见吗?那段时间,我又不想去教堂了。后来,还是张婶,她跟我说:“秀娥,信主不是跟主做买卖,不是你求啥,他就必须给你啥。主要给你的是平安,是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站得住的力量。孩子的路,还得他自己走,咱做父母的,尽了力,就要交托。”她的话点醒了我。我开始反思,我信主,难道就是为了让他帮我解决难题吗?慢慢地,我学着在祈祷里,不只是“要”,也开始“谢”,感谢天主让我丈夫康复,感谢父亲病情稳定,也感谢天主让我儿子健康平安。当我心态转变后,我发现,我没那么焦虑了,能更平和地面对生活里的不如意了。儿子虽然没考上重点,但去了个不错的普通高中,后来学习也挺努力。我想,这或许就是天主最好的安排。
沐兰:这真是一个信德成长的过程。那您后来就领洗了吗?
王秀娥:对,就在2008年秋天,我参加了慕道班,在那年圣诞节的时候正式领了洗。领洗那天,我心里特别踏实,感觉就像终于找到了家,有了归属。我不再是一个人在硬扛了。
沐兰:领洗之后,您的生活和生命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吗?
王秀娥:改变太大了。首先是心里头。以前我心眼小,爱计较,邻居谁说句闲话,我能气好几天。现在遇到事,我会先默想一下耶稣会怎么做,心里就有了宽容的力量。比如,以前跟我妯娌因为一点小事闹过矛盾,好几年不说话。信主后,我主动去找她和解,开始她还不理我,但我坚持用善意对待她,后来关系就缓和了。现在想想,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在不值得。其次就是,更愿意去帮助别人了。因为我尝过在困难中被人帮助的滋味,所以也想像张婶帮助我那样,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这也是我现在在教会主要做的事,去探望生病的、心里愁烦的弟兄姊妹,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一点鼓励。
沐兰:您出来在教会做些探访的事工,关于对信仰的分享,您还做过其他的事情吗?
王秀娥:其他的事情就是把信仰带给了我的家人吧。
沐兰:可以分享一下吗?
王秀娥: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我刚开始信的时候,我丈夫特别反对,他说我“不务正业”。我去教堂,他就不高兴。我也不跟他吵,就是默默为他祷告,然后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他看我信主后,脾气变好了,待人更宽容了,对他也更体贴了,慢慢地,他就不反对了。周末我去教堂,他还会开车送我,去的多了,他也就被那种氛围感染了,顺其自然的就加入了我们的大家庭。我儿子呢,以前叛逆,跟我关系紧张。后来他看到我的改变,特别是看到我能平静地处理他青春期带来的各种问题,他反而愿意跟我交流了,有时候还会跟我讨论人生道理。后来开始佩服我,一个初中学历的中年妇女竟然能聊那么深的问题。我告诉他这不是人的能力,是天主圣神在我心中启示的,是来自天主的智慧,跟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我儿子被天主的能力折服了,大学毕业之前他也领洗进教了。后来娶了一个同样信仰的姑娘,现在我们一家会经常分享圣经。我觉得,这就是圣经上说的“光和盐”的作用吧,不用说什么大道理,活出爱的样子,家人自然能感受到。
沐兰:真的很感恩。在您这十几年的信仰路上,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的困难或者挑战?
王秀娥:有啊。最大的挑战就是2016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母亲一直不信主,临终前也很痛苦。我当时非常难过,也很挣扎,为什么天主不救她?为什么让她受这么多苦?那段时间,我的信心动摇得很厉害。后来,我在祈祷中慢慢得到平安,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主爱她,比我爱她更深。他接她走,有他的美意,是我现在不能完全明白的。这个世上总有苦难,但信仰给了我们面对苦难的勇气和永生的盼望。这个坎儿过去之后,我的信心反而更坚定了。
沐兰:听了您的分享,真的很受感动。回顾您这一路,从排斥到接受,再到热心服务,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王秀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感恩。感谢天主没有放弃我,在我最苦最难的时候,差遣张婶这样的天使来帮助我,指引我。我常常想,如果不是信了主,我可能还在那个抱怨、愁苦的泥潭里打转,甚至可能早就想不开做了傻事。是信仰救了我,给了我新的生命。我现在活着,不再只为自己活,也想为天主活,为身边的人活。我能做的很少,就是一点小小的服务,但天主却给了我这么多平安和喜乐。我希望我的这点经历,能鼓励到那些还在人生路上挣扎的朋友们,不管你遇到啥难处,别绝望,抬起头,向天上看,真的有一位爱你的天父,他等着拥抱你呢。
沐兰:再次感谢您,您的分享特别真诚、感人。从您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带来的真实改变和力量。也祈求天主继续祝福您和您的家庭,祝福您手中的工作。
王秀娥:谢谢沐兰,谢谢大家听我唠叨这么多。也求天主祝福每一位。
沐兰: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您分享更多服务中的故事。
王秀娥:哎,好,只要你们不嫌我啰嗦,我随时都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