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十月

12

1100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106集:文艺复兴时代的教会-从教宗马丁第五到利奧第十(二)

1231231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

  非常欢迎您收听《朝圣之途》节目。在上个星期的节目当中,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四位教宗:他们是马丁第五,欧杰尼第四、尼格老第五和加里斯都第三。那么今天的节目内容呢?我将要为您介绍继他们职位的几位教宗。

  首先让我为您介绍毕约第二。他继加里斯都三世荣登伯多禄的宝座,他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公元1458年到1464年是他的任期。他有一个波澜起伏的过去,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早年就读于西也纳大学,专程到佛罗伦斯学习希腊文,对古典文艺很有心得。在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诗词和散文就已经在文坛上传诵了。他曾经参加过巴塞尔的大公会议,曾经替对立的教宗菲利克斯五世服务过;最后被日耳曼的皇帝菲特烈三世的秘书还接受了送给诗人最高荣誉的月桂冠。另外,他曾经一度在维也纳大学讲授古典文学。对日耳曼的人文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说,他是欧洲文明的人文主义者,多才多艺的浪漫主义者,也是《维也纳协约》缔结过程当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公元1445年,他突然看破红尘,摆脱了官场而决定要献身给教会。

  教宗欧杰尼第四也赦免了他当年参加过分裂运动的行径。第二年晋升司铎,从此就一帆风顺,步步高升,1447年就圣了主教。两年之后,调任故乡席也纳的主教。1456年晋升枢机,两年之后被选为教宗。消息传出之后,欧洲各地的人文学者都额手相贺,深情得人。一时之间,奔赴罗马希望能够获得一官半职的大有人在。可是毕约第二,他并不是恣意挥霍,任意用钱的人。由于组织十字军对抗土耳其人的紧急需要,他不得不减低无谓的费用。对文艺的支持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是他自己却在空余之暇从事写作,他是唯一的留下了自传的一位教宗。这本自传提供了研究当代政治和社会的重要史料。他的书信活泼生动而又富有人情味儿。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历史学家,他也会画画。他注重教育,在他的任内,先后创办了3座大学。他还计划要编写一本《世界地理》,可惜只完成了亚洲部分。毕约二世,他不仅是一位人文学者,而且也是一位富有机智的政治家。

  在这一方面,他也有所成就。他促使法王路易九世废除了在教会分裂时期所定的不齐法规。半胡斯派的波西米亚王乔治,也派遣使节向教宗毕约第二表达服从的意愿;他又使林濡尼的暴君屈服,不过并没有能够完成他的主要目标,也就是组织欧洲联盟的十字军抵抗土耳其人。毕约第二,他甚至于还宣布召开曼都雅会议,并且亲自前往。但是参加的人寥寥无几,所获得的仅仅只是口头的承诺而已,响应相当的冷淡,只有威尼斯提供了少数的船只作为点缀而已。于是,他决定不再等候王侯们的支持,亲自组织了十字军,希望这样会给王侯们一个好榜样,但是所有的人都试着劝阻教宗。何况教宗当时的健康情况很差,病势已重。而他不听劝告,竟然率领着一支杂凑而成的军队和保持着怀疑态度的神长们离开了罗马。到达安格纳的时候,他已经是奄奄一息了。1464年的8月,威尼斯船只姗姗来迟,教宗只能够让人扶他到窗口看了看从威尼斯来的船舰,第二天便赫然长逝了;跟他同行的人在他死后都纷纷的返回自己的地方。

  继毕约二世之位的是教宗保禄二世,任期是从公元1464年到1471年。他是出生于威尼斯的教宗欧杰尼的外甥。他因为在罗马建造了美轮美奂的威尼斯宫而留名千古。他是个好好人,与康士坦丁大公会议以后,和他以前的5位教宗相比,他就显得平庸多了。从他担任教宗开始,教廷内增加了世俗的气氛。在他之后的继承者任内,这种世俗化的倾向几乎使得教廷和整个教会濒临毁灭。他本人对人文运动不大热心,教宗尼格老第五的时候的波卡诺事件给他的印象还很深刻。他认为,过分的强调古典时代的外教文艺,对基督信仰可能有不利的影响。

  同时,他也看到了过去的历代教宗们所引进的学者当中,有些人不仅是思想有问题,连他们的私生活也不尽合乎教会的原则。而实际上,当时的教廷里面跟罗马学院里的不少学者也太嚣张,太不满现实了;这就证实了保禄二世的忧虑不是多余的。学者当中的布拉迪纳和赖多斯等人,他们不只是崇拜罗马共和时代的文艺,而且还以恢复各种古代的宗教仪式为己任。他们显然的想要企图建立一个宗教大综合来代替耶稣基督的宗教,赖多斯甚至于还自称为大司祭。同时,他们还经常的歌颂罗马的共和政体。对已经经验过像格拉里恩斯吉之类的革命,或者是最近的波卡诺事件的罗马人来讲,这些人的言论很可能会产生很不良的政治后果,而事实也果真如此。布拉迪加和赖多斯也真的正在酝酿着政变,企图要推翻教宗的政权,达到他们政治改革的目的。

  结果,教宗保禄二世先发制人,下令封闭罗马学院,并且把布拉迪纳、赖多斯等领袖人物逮捕下狱。虽然后来问题有了圆满的解决,但是保禄二世却落了一个反人文运动的恶名。布拉迪纳所写的《教宗传》对保禄二世的批评,始终强调保禄二世是一位反人文主义者。一直到近代,史学家才逐渐的替教宗洗清了这个恶名。的确,保禄并不是一位人文学者,再加上教廷的经济拮据,他也未曾大力的支持文艺。不过,他对传播文艺的印刷事业却颇为注意。1466年,日耳曼的印刷专家孔拉德、薛恒翰以及雅诺德、巴拉兹来到了意大利,在苏比亚谷设立了印刷厂。第二年,教宗保禄二世就曾经邀请他们到罗马开设第二家印刷厂,就在梵蒂冈添设了出版部。他还对古代的钱币、碑刻的收藏很感兴趣,对于后来的罗马博物院可以说是贡献不少。

  说起了罗马博物院和梵蒂冈图书馆,我们就不能不想到继承保禄二世的教宗西斯笃第四。他的任期是从公元1471年到1484年,是利古利亚人,出生海威。早年进入方济会,在升任枢机之前,原来是方济会的总会长;可以说是一位无可谴责的虔诚司铎。在教宗任内,他不但表现了统治的杰出才能,也表现了他个性上极大的弱点。他是一位学者,也是文艺复兴的热心保护人。在保禄二世任内被排挤的人文学者又大受重视,然后又侧身于教廷。他重用当代艺术大师,并且设置了梵蒂冈官方画家。西斯笃第四建造了到现在都还保存着的圣神医院,还有平民圣母堂、和平圣母堂以及有艺术之宫称号的西斯丁大教堂。

  这座教堂始建于1473年,到1481年完工,也是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米克兰其罗和拉斐尔的天才表现。在教宗的惨淡经营之下,梵蒂冈图书馆的藏书增加到了3500多册。比起教宗尼格老第五的年代足足多了3倍,同时也在他的任内正式成立了罗马教廷档案处。西斯笃本人又好藏古物,并且开放展览梵蒂冈的珍藏品供人参观,因而荣获了罗马博物院创始人的头衔。前任教宗保罗二世的时候,因为罗马学院被反对者所控制,并且策划发动政变而下令关闭。西斯笃则将内部人士改组之后重新开放。四方学者于是又再度云集,罗马学院因而成了学术界的堡垒。所以教宗西斯笃第四,他也真不愧是一个文艺复兴的教宗。

  在神学的历史上,教宗西斯笃第四钦定了两项有关圣母玛利亚使胎未染原罪的教义而名流千古。因为他本人也特别敬爱圣母玛利亚,所以他把那有艺术之功称号的西斯丁教堂奉献给圣母玛利亚。教宗西斯笃第四具有给予,挥霍,开恩,不知节约的公侯般的个性,所造成的结果是把所有的东西给了所有的人。他给自己的修会,也就是方济会过多的特恩,以至于被当代的人戏称为是大海。

  同样的,他向各方面颁布大赦。我们知道,按照教会的惯例,蒙受大赦的人必须要向教会奉献相当的金钱。西斯笃第四的广颁大赦,很容易就被误会为是一种金钱交易。何况那个时代的教会所得到的现金不完全应用在纯粹的牧灵事业上。在这一方面,这个时代的教宗们和教廷的责任感也日益消退;而另外一方面呢,教宗西斯笃第四,他不顾教会的利益和立场,和各国的王侯签下了极为不智、充满危机的协约;其中最最不智,也最为冒险的,就是教宗给了王侯们指派主教的特权。他又允许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几乎变成政府的工具,使得以后的继承者为了维护教会的权威而煞费苦心。

  此外,很不幸的就是教宗西斯笃第四,他又让自己失落在小小的意大利各邦的政治迷宫里。在他的政治棋盘上,主要的角色是:除了罗马的高隆纳、奥西尼两大家族的长期纷争之外;还有那不勒斯、米兰、佛罗伦斯、威尼斯等等城邦的纷争。冲突的地带常常会变更,政治的联盟也常常会变坏。大部分的时间,教宗是联合那不勒斯去攻打美迪奇;有的时候也跟那不勒斯为敌。教宗置身在这种纷扰不宁的政治圈里,使得教宗的声望大受损失。于是,一般的民众不再尊敬仰慕他,视他是教友们的慈父,只把教宗当做是意大利王侯的一份子,甚至于更不是信友们心目当中强而有力的王侯。西斯笃闻名于教会的历史给教会带来了莫大的损害。除了刚刚我们所谈到的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损害,那就是他任用自己的侄子和外甥,以及提拔自己的亲戚。

  在教廷来说,任用亲人原本是由来已久的一种陋习。加里斯都第三任用职升就是一个最靠近的例子,而到了西斯笃第四的时候,他更是变本加厉。教宗的罗弗莱家族一时之间通通都变成了王侯贵亲。在他的11个职升当中,有5位枢机,一位宗主教,两个做了那不勒斯王的女婿,一个娶了乌比诺公爵的女儿,另外一个娶了米兰公爵的女儿;还有更过分的,一个16岁的侄孙也封为枢机。更坏的就是,这些职升当中,竟然没有一个是以贤德出众,对教会有所贡献而当上枢机的,只是因为他们是教宗自己的职升。

  6个人当中,最能干的是裘良诺,他也就是后来的教宗朱利二世。我们知道他没有善守洁德;其中更有一位名叫彼得利亚里欧的枢机,他生活放荡,而且也死于荒淫浪荡当中。在全部的教会历史上,没有一个像西斯笃这样利用职权来提拔亲戚的。在他的任内,许多年长又优秀的枢机相继去世,他竟然以不可思议的懦弱和贪婪,选了一群平庸无能、年轻而又有堕落倾向与邪恶的一些人物来代替那些优秀的枢机们。枢机中竟然包括了恶贯满盈的弗朗托的儿子若望,同时,他的职升枢机和生息相通的枢机联合组织了西斯丁枢机团,控制了整个教廷的行政。教宗明明知道他们的不法,但也无可奈何。贪污、买卖神职等等的陋习又在死灰复燃,使罗马教会陷入了空前的腐败。他的职升们为了扩展各自的权力和土地,从事各种不法的行为,教宗不但不加以阻止,往往还以贵为教宗的神权来打击职升们的政敌。像这种以教会利益以徇私情十足的表现了这个时代罗马教廷的政治生活,这样的腐败黑暗,好不叫人悲痛啊。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节目就进行到这儿了,谢谢您的收听,下周再见!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