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十月

14

1094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109集:文艺复兴时代的教会-宗教生活和神秘运动(一)

1231231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

  非常欢迎您收听《朝圣之途》节目。文艺复兴时代的教会,这个教会历史上相当重要的大时代,在我们《朝圣之途》的节目内容当中,曾经很详细的说明了这段时期教宗们跟当代的各个西欧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的角度上面的来往关系,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从高层的教廷跟教士们的生活环境,开始进入到一般平民百姓们的这个圈子里头,来看看他们宗教生活的情形。

  十四到十五世纪的西欧,还是一个属于基督教的世界。一般平民百姓的思想跟生活,都在教会的信条跟教会的法律控制之下。从外表看来嘛,宗教活动是有增无减的:无论是个人、家庭、社团跟国家,全都笼罩在基督教的气氛之下。但是,这种外表的宗教活动,对教友个人的内心生活,对于社会的健全和安宁,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呢?无可讳言的,宗教生活比以往更加的形式化了,更加的机械化了。缺乏潜移默化的力量,宗教似乎成了市场上的一种交易活动。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教友们在生活当中跟天主讨价还价。他们参加各种的宗教活动,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出于真诚,而是希望天主能够赐给他某一种恩惠,或者是避免某一种灾祸。这是不是就很像是市场上面的交易活动呢?是不是在跟天主讨价还价呢?因此,许多的宗教活动也就近乎迷信的行为了。做了某些善功,或者是念了某一篇经文,就保证可以获得自己的心愿。这种信心从某一种角度来讲,固然可以说是一种类似赤子热情的流露;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却减低了基督教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基督宗教常常是以外表的行动来表达内心的真诚。

  而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欧洲基督徒,似乎已经失去了他内心和外表齐头并进的平衡了。要说明那个时候基督徒的生活失去了内外平衡,最好的例子就是宗教游行和朝圣的活动。为了庆祝教会里头重要的节日,像是圣体瞻礼、圣母升天瞻礼等等,或者是本城、本镇、本村的主保圣人的生日,或者是殉道的纪念日。再有嘛,就是祈福消灾,每一座城或者是每一个村镇,都有场面非常壮观热闹的宗教游行。举办的游行机会很多,比方说公元1400年左右,日耳曼的科隆城每年都要举行将近100多场的游行,几乎是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

1412年的巴黎,从5月到7月每天都有游行,有不同的工会、商会、宗教团体,男女修会分别的来举办。那么游行原来的意义就是说,某个地区用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信友们内心的宗教热诚。但是你们想:那种三天一市,五天一集的游行,已经是流为例行公事,失去了它原有的严肃而神圣的意义了。更何况,他们在游行之后还往往会大吃大喝,甚至于还又唱又跳,前后的活动显得相当的不调和。

  而朝圣这种宗教活动起源于中古时代,具有苦行赎罪的意思。长途跋涉,沿途托钵乞讨,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尤其是巴勒斯坦去朝圣,绝对是不同于现代的观光旅游。耶路撒冷一直是教友们朝圣的热门地点。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巴勒斯坦,虽然是在回教徒的控制之下,但是教友前往朝圣的数目呢,还是相当的可观。此外,在西欧本土也有不少的朝圣地,吸引着从各地去的朝圣者。当然了,最让基督徒向往的就是罗马。罗马是教廷的所在地,是基督徒的中心。罗马不仅有千余年的教会传统,何况还有圣伯多禄跟圣保禄的坟墓。

  公元1300年之后,罗马更增添了吸引朝圣者的理由。那就是公元1300年,教宗鲍尼法斯第八第一次举行圣年的庆祝活动。公元1343年,教宗克勒孟第六又规定:从公元1350年开始,每隔50年就要举行一次圣年。以后的教宗又改为每33年举行一次。然后呢,又改为每25年举行一次圣年活动。这种圣年活动就一直沿用到20世纪的现代。距离我们最近的是1975年的圣年。当然,公元2000年也会是一个圣年,希望到公元2000年的时候,我们听众朋友当中有人可以有机会到罗马去朝圣。

  为了吸引教友们到罗马参加圣年朝圣,因此教会就颁发大赦:凡是诚心悔罪告解而又履行善功的教友,能够获得罪罚之赦。按照教会传统的道理,人如果犯了罪,就必须要接受因为所犯的罪而应该受到的罚。罪能在告解圣事内获得宽赦,而罚呢?仍然得需要实行某些善功才能够抵消。否则的话,就必须要会在死后在炼狱里面补行。许多善工当中的一种,就是用金钱给教会,帮助教会去推行各种传教事业和慈善工作。由于宣讲大赦的某些神职人员在观念上的偏差,往往就把捐献说成了是获得大赦的重要条件。而一般的教友呢,也以为向教会提供某些的捐款就能够获得大赦,因而忽略了内心的悔罪和生活上、行为上的改过迁善才是最重要的条件。

  历代教宗所颁的大赦越来越多,而颁布大赦的理由也越来越世俗化。所以也就造成了教会内很多的弊端。可是,大赦所造成的最大毛病倒不是经济上的问题,而是宗教生活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只要教友履行教会规定的某一项仪式,似乎就可以保证获得预期的效果。而宗教所要求的内心改革反而被置之高阁,略而不提了。

  另外一种反映出这个时代宗教的形式化和机械化的,就是对圣人圣女们的崇敬。这种习惯原本在初期教会时代就已经盛行了。在教难的时代,许许多多的教友不分男女老少,更不分贫富贵贱,为自己的信仰而抛头颅、洒热血,以生命为主证道。这种殉道精神对其他的教友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殉道者因此也就得到了教友们的崇敬,而被尊奉为规范。除了殉道者之外,还有不少的信友,虽然没有以洗血而壮烈的牺牲,但是他们每天过着圣善的生活,虔诚祈祷,也成为信友们的楷模。

  随着时代的延长,圣人圣女的数目也就跟着不断的增加,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纪念一位或者是好几位的圣者。圣人圣女之所以被人崇敬,对信友们产生吸引力,是因为这些圣人圣女也都跟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都饱经人间的痛苦,所以就容易了解一般人的痛苦,而对世人富有同情心。他们的成功,正是一般教友们对来世永生的希望。圣者们既然富有同情心,那么对世人的痛苦自然就会有一份特别的关怀。只要我们向他们祈祷,那么任何困难也都会有一位主保圣人为我们向天主祈求,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这儿呢,我给您举个例子,您就会更明白了。像圣女阿波罗妮雅殉道的时候,行刑者敲掉了她满口的牙齿,她就成了害牙病者的主保;而普通一般的病呢,则是求圣费雅克;而疑难杂症呢,尤其是瘟疫,就应该要求圣洛克不可了;圣毕约能够治跛子;圣安东尼诺则是治风湿病,各行各业都有各行各业的主保圣人。原本崇敬圣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自己效法他们的芳表,并且热心恭敬天主。到十四、十五世纪之后,反而被祈福避祸所取代了。而且在态度上,一般的教友们往往是以一种交易的态度来崇敬圣人。只要是我履行了某些宗教仪式,我所祈求的也必然要应验才对。当然,听众朋友们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抱持着这种态度,不就是迷信的行为了吗?

  这种宗教仪式和态度,也就成为以后有心改革宗教的人攻击教会的另外一个焦点。虽然如此,但是仍然要跟听众朋友说明另外一个正面而积极的事实。的确,崇敬圣人也说明了当时的教友当中,仍然有着不少的人富有赤子般的信心,度着单纯而又淳朴的宗教生活。从崇敬圣人推而广之,因而也崇敬圣人们的遗骸和遗物。这跟我们现代的人珍藏先人留下来的纪念品的心情是一样的。而当时的教友们珍藏圣人的遗骸跟遗物,实在不是我们现在的人所能够想象的:圣人们的遗物竟然变成了商场上交易的货品。我们现在也有买卖古董的,但是当时的情况就已经到了超乎人们所想象的程度。比方说: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所遗留下来的一块面包,竟然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就被高价的买卖,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流亡到西方的希腊人带来无奇不有的遗物到处兜售。充满生意心的商人竟然假造仿冒圣人的遗物在市场上销售,为的就是满足教友们收藏的嗜好。避祸求福,原本就是人们的天性。崇敬圣人跟圣人们的遗骸遗骨,教友们的用意也多半是如此。虽然带着迷信的色彩,但是并不违背教会的信仰。可是除了天主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着人类的祸福,那就是直接违背教会的信仰,那真正是迷信无疑了。

  教会当局虽然一再的重申严格的禁止星象和巫术,但是整个的中古时代跟文艺复兴时代,星象跟巫术仍然是盛行而不衰的。星象学相信人类的命运是受到天空中各种星辰的控制,因此只要知道星辰的方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对的关系,就可以避祸得福。已经归化于基督信仰的欧洲,还深深的相信星象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深远的控制能力。

  当时欧洲各个帝王公侯的宫廷里面,或者是旅途上,都有着星象家在他们左右,随时伺候着。事情无论是大小,他们都必须要先征得星象家的意见,连教会人士也都不例外;比方说教宗克勒孟第六,他就曾经先征求星象家的演算推测,他才敢决定十字军出发的日子。而一般民间对婚丧之事也都会请求星象家,指算所谓的黄道吉日。

  教会信德的道理,相信有魔鬼的存在,同时也相信魔鬼不能够加害于人,除非有天主的许可。可是在当时混乱多难的时候,一般信仰肤浅的教友往往忘了自己的信仰,认为跟魔鬼建立友善的关系就可以避祸得福,或者是利用魔鬼的力量来打击自己的仇人,所以巫术大行其道。十四、十五世纪的巫术相当的盛行,文献上面曾经有一段话说:西欧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受到了巫术的影响。

  大公会议和地方教务会议都把巫术当成是异端。在法庭上面,凡是被告有巫师嫌疑的,都交给宗教裁判所来处理。当宗教裁判所查明属实之后,又交给一般政府的法庭执行死刑,当时都是火刑,被火活活的烧死。公元1428年,法国的一个名叫鲁埃雪的地方,就200个巫师被判处死刑。10年之后,另外一个名叫伯里安桑的地方,也有大批的巫师死于火刑。公元1440年,教宗欧杰尼第四曾经公布诏令,明令巫术是迷信。但是民间巫术的流传并没有因此而衰弱。

  听众朋友,今天我们的节目就为您播送到这儿了,非常谢谢您的收听,同时也欢迎您在下个星期同一时间继续收听《朝圣之途》节目。最后祈求天主祝福您平安愉快,满渥天主的恩宠,下星期同一时间再见了。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